《凤凰架构》是一本由周志明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页数:2021-6-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凤凰架构》读后感(一):真是巧了 之前不久想写一点关于分布式、微服务方面的系列文章,然后在网上搜了一会儿,突然发现这本书的开源地址,看了下名字,作者好像很牛逼,然后觉得很耳熟,想了半天,我靠,这不是JVM作者嘛。。。 当时我就很奇怪,这个开源项目的内容有点过于干了,再丰富一下出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结果很快出就出版了,哈哈。 这本书的内容概括的很完整,而且又有实际案例,实操不是问题,重点是周大佬还有各种引用经典的文献,对于不知道架构发展过程的朋友很有帮助。 总的来说,作者把现在能用到的东西都给你概括罗列了一遍,看完之后会对现在的架构体系和发展都做到心中有数,推荐一看。 《凤凰架构》读后感(二):一本不亚于《深入理解JVM》的书 从《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开始就是周老师的粉丝。 最初在网上看到周老师的《凤凰架构》时,第一感觉是这个名字起得未免有点太中二了吧。第二感觉是作者自己把全文放在网上的开源书,还能卖上价? 结果,第一感觉在看完序言后,变成“这名字起得其实还挺好的”。第二感觉在看完全书大概五分之一后,就已经变成“实体书快开卖吧,我的钱包请您拿去”。 读这本书,居然让我产生了一种“上帝视角,俯视众生”的感觉。这是我阅读其他技术书籍不曾有过的,金庸笔下号称“天下武学总纲”的九阴真经,也许便该是这等样子。 书中不仅把分布式架构包含了什么内容写出来,还用这些内容营造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令表面杂乱的的技术知识点建立起了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另外,书中对技术细节的讲解也很有权威感,既有历史背景,又有未来展望,既追溯到了外国的原始论文,又能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去分析论述,偶尔还有点小幽默。 唯一的遗憾感慨是,当一名架构师真不容易,IT业太内卷了。 《凤凰架构》读后感(三):良心佳作的架构必读书籍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我来说,深知将技术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在拜读了深入理解 JVM 这本书,知道了周志明老师,技术和写作功底都非常强,完美诠释了如何讲好一门技术。 这次看到他新出了一本书《凤凰架构》,其实很早之前就看到 github 上开源了这本书,真的很良心!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这本书能带给我什么。 第一部分是架构演进,这个在很多网站和书籍上都是看过很多遍的,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第二部分是架构师的视角来看架构中必须有的组件,如远程服务、事务处理、分流、安全。 第三部分是分布式,这个我之前也写过很多分布式文章,所以看起来也不难。 第四部分是容器和服务调度,涉及到运维层面了,需要有一定的容器基础。 第五部分是微服务的方法论,这个是从更高纬度的方式来诠释微服务到底是什么。 大家看了后,有什么感触呢?卷起来! 《凤凰架构》读后感(四):一本书了解软件架构几十年的演变 几个月前就从朋友拿到了网页版的链接,看了看目录觉得写得挺不错。特别是附录关于「程序员之路」的观点,给了迷茫时期的我一个方向。 我们总是觉得30 岁之后做一线码农很丢人,但作者觉得无论转管理还是做架构师,一线编码经验都是不能丢的。在「程序员之路」这篇文章里,还聊了很多其他的观点,我觉得非常有参考价值。不过可惜的是这篇文章并没有放在这本书里,如果你想看,那么可以到这里阅读:程序员之路 | 凤凰架构 http://icyfenix.cn/tricks/2021/geekbang.html。 回到这本书,书里从单体架构开始,试图解释计算机几十年来的架构变化。可以看出作者非常认真,很多名词和时间都写得很仔细,但就这种专业细致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从单体时代,写到了微服务时代,再写到云原生时代(后微服务时代)、最后展望了无服务时代。可以说对整体的架构演变做了一次梳理,对于我们这些 2010 年之后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同学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科普读物,可以让我们了解架构的演变。 书里还聊了特别多东西,例如:分布式架构带来的问题、分布式数据一致性、负载均衡、服务治理、限流、虚拟化等等。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功力非常深厚。对于读者来说,可能比较分散些了。 我只看了架构演进的内容,以及最后关于技术方法论部分,其他内容都是简单看看。这本书也算是给我指明了一些学习方向,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那么可以看随意翻一翻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内容非常多,也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关于「程序员之路」的文章值得一读,是对许多 30 岁迷茫、35 岁焦虑的程序员,一个很好的方向指导。 《凤凰架构》读后感(五):好书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先上一个我看了之后的思维导图吧: 看不清,对不对?没关系,也没打算让你看清,就是让你有个直观的感受,这书是真有货而已。 看完之后我个人的一个感受是:关于分布式架构方向,写的很多很全很系统。而且都是笔者一路走过来的经验之谈,浓缩在了文章里面。 对得起封面的这一句口号:构建可靠的大型分布式系统。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而为了让你快速定位到合适自己的部分,周佬也细心的介绍了每一部分对应的读者类型。 全书都很好,我看的时候每个部分都根据目录做了思维导图。 比如“分布式的基石”这一部分吧: 共识算法、服务发现、流量治理、网络通信、监控预警共同构成了分布式的基石。 可以说如果是一个分布式的服务,都能找到上面的这些关键词的影子。 有些是应用系统自己做的,有些是开源框架就帮你搞定了,你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但是我认为上面的诸如流量治理和监控预警(可观察性)并不是一个分布式服务一开始搭建时所必须的。 大多数情况下,刚刚搭建好的分布式都处于一个蛮荒状态。随着时间推进和业务的发展,会慢慢补充上流量治理和监控预警。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分布式服务发展的方向是可监控、可控制的,那么这些东西都是应该有的。 所以“基石”一词,用的像是手术刀一样精准。 其他部分就不展示了,大家自己可以看看。 感谢周佬写出了这样一本书,一定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