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读书人》是一本架空的历史文,小说由作者“七月未时”大大精心编写,小说中的主角是许清宵,故事原名是《大魏读书人》,故事正在连载中,主要讲述的是:大魏王朝,连年征战,现在已经摇摇欲坠,女帝登基之后妖魔横出,为祸人间,就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候一个异世界灵魂穿越而来。许清宵穿越之后才发现自己这具身体寿命竟然只剩下十二个时辰,为了保住小命,他只能凝聚魔种,虽然此举让他保住了性命,但是也留下了隐患,为了消除负面影响,他开始修炼儒道,没想到竟一步步成为了最强! 没有人说话,甚至连呼吸都静下来了许多。 都期待着许清宵作诗。 何以解相思。 这出题的确有些难。 若以相思来回答,倒也容易。 可什么可以解相思? 令人有些费解,倒不是作不出诗词,而是作出来的诗词,无法达意。 也就在此时。 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九叶重楼二两,冬至蝉蛹一钱,煎入隔年雪,可医世人相思疾苦。” 许清宵开口,他作的不是诗,而是词。 不多,只是一句话。 待许清宵说完,众人顿时有些诧异了。 “只是一句词吗?” “九叶重楼二两?冬至蝉蛹一钱?” “这是何药?有何典故?” 众人声响起,有些不解。 堂堂许万古,既然敢开口,自然是胸有成竹,只是这话有些古怪啊。 许清宵负手而立,他看着窗边女子,显得十分从容。 也就在此时,有人理解其意,不由开口道。 “我明白了,重楼,蝉蛹皆是药材,许兄这是以药名解题,妙哉啊。” “药名?蝉蛹我知,重楼就有些不知了,如此好听的名字,竟是药材?” “以药为答,倒也妙哉,可就是少了些韵味。” “恩,是啊,总感觉有些韵味少了。” 有人解释,众人这才明悟,许清宵是以药来答题,对的上其题,可对不上其意。 最主要的是差那么一点意思。 可到底是差什么意思。 就说不上来。 “不对,不对,不对。”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人群中一名男子目光注视在许清宵身上。 “许兄,这不对。” “在下父辈都是从医,自幼也懂得一些医术药材,这重楼只有七叶,蝉蛹于夏,怎可显于冬至?还有,哪有隔年雪之说,不对,不对,不对。” 有人开口,父辈从医,自幼懂得医术药材。 他知晓重楼是何物,也明白蝉蛹,更知道世间上没有隔年雪。 果然此话一说,众人更加好奇了。 这是何意啊? 重楼七叶,许清宵说是九叶。 蝉蛹于夏,而并非冬至。 至于隔年雪,众人也回过神来了,这世间上哪里有雪可以隔年啊。 这不符合常理啊。 也就在此时,许清宵淡然一笑,随后缓缓开口道。 “重楼七叶一枝花,冬至无蝉蛹,雪怎有隔年,原是相思无解。” 许清宵的声音很平静。 也接上了前一句。 刹那间,满堂文人愣住了,雅阁之中的清倌人,也愣住了。 许清宵以药材作词解题,但留下悬念,让人不明其意。 如今第二句说出,首尾呼应,既应题,也解题,更主要的是,这种意境和韵味,让人莫名感慨。 何以解相思。 九叶的重楼花,冬至的蝉蛹,隔年的雪入药,便可解开相思之苦。 可这世间上没有九叶的重楼花,也没有冬至的蝉蛹,更没有隔年之雪。 所以相思本无解,何须增烦恼。 这一刻,文人们愈发觉得词意优美,而女子们则一个个多愁善感,甚至有些女子莫名落泪,不知为何就是想哭。 一句相思无解,道尽一切爱恨离别。 这一刻,慕南平更酸了,他绞尽脑汁半天都想不出,却不曾想许清宵随随便便作了一首词,而且词境优美,更是以药材之名作答,显得博学多才。 对比一下自己,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终于,众人从词境中回神,下一刻阵阵喝彩之声响起。 “好,好,好词,好词。” “当真是好词,许兄果然博学多才,以药名作词,我等当真是羞愧,差点就误会了。” “原是相思无解,当真是妙,妙不可言啊。” “词境优美,当为佳作。” “世有三苦,相思唯一,这般极苦,哪有良药能医。” 众人感慨,对许清宵更加钦佩了。 不过也就在此时,有人忽然开口,欲要献丑一首。 “许兄大才,这次佳词,让我莫名伤感,在下也献丑一首。” “相思苦,苦相思,佳人思我,我思她,苦,苦,苦,当真苦,只待今朝状元郎,到时再去逢佳人,她落泪,我落泪,好在已解相思苦,诸位在下这首词如何?感动吗?我快哭了。” 声音落下,语气带着一些悲伤,到后面的确有点哭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