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题目中的“情物”即景物,他是文章的主体,虽然不是文章的核心,但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用到了对景物的描写上,甚至有些文章只写景,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所以这些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可以增加对作者抒发情感的理解。 整理景物,探究其特点 比如读《春》,就应当去探究,作者为什么写春?写了春天的什么?它们有怎样的特点?略加思考就不难发现,春天是美丽的,给人希望和力量,因而值得赞美。读《雨的四季》,就应当去探究,作者为什么写四季的雨?写了关于雨的什么内容?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读完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春雨清新,像清纯娇羞的小姑娘;夏雨热烈,像青春飞扬的少女;秋雨沉静端庄,像一位端庄沉静的妇人;冬雨自然平静,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走过了雨的四季,不正像一个人走过了生命的四季,走过少年的稚嫩,走过青年的猖狂,走过中年的沉稳,走过老年的平和,人生的四季怎么可能一帆风顺?我们看到在作者笔下这四季的雨更是作者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心。 景物集中,特点贯穿全文 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读全文之后,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开篇第一段中,通过和北平的常刮大风,伦敦的多雾看不见日光,热带的日光永远太毒进行对比,就已经把他对济南冬天的天气情况的感受,明确表达了出来,“没有风声”“响晴”“温情”。而且在这一段的结尾,作者把济南视为一个“宝地”,也正是因为在北中国的冬天,济南的天气所呈现的“温情”的特点是极其难得的。我们从整篇文章中也能够感知到文中关于小山静水的具体描绘,确实都是围绕着“温情”这一特点来展开的,所以“温情”可以视为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点。这一特点既体现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也体现济南带给作者的温和、恬淡、闲适之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景物繁多,个性中体现共性 如《春》中描写了五幅图画,共同体现春天“新”、“美”、“力”的特点,但每幅图画有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比如春草图的可爱,春花图的热闹,春风图的柔情,春雨图的静谧,迎春图的振奋。作者的情感跟着一幅幅图片的变化,情感也在变化; 再如《雨的四季》中文章的第1段开篇点明了雨是美丽的总体特征,接着2~5自然段,分别从春夏秋冬写了四季的雨,并加以描绘。春雨:清新、润泽、甜美;夏雨:热烈、粗犷、奔放;秋雨:沉静、端庄、深情;冬雨:自然、平静、纯洁。四季雨不同,所呈现的形象也不同,作者喜爱之情自然也不同。 概括景物特点有方法 概括的角度有:动静、声音、色彩、明暗、画面、季节、冷暖等。具体操作时,首先在文中找到描写景物特征的段落,其次画出该物特征的关键词句,最后将关键词句归纳、压缩、提炼。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从该物身上感悟到的精神也是概括景物特点不可忽视的一环。 写景抒情散文是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所以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景物的特点永远是感知作者情感的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