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嫡女之逆天世子妃》又名《王妃在上:世子,请矜持!》《邪尊盛宠:逆天世子妃》,是由作者来一份剁椒鱼带来的一部重生小说,主角是唐宛央薛敏之,讲述的死:上一世,唐宛央痴心错付,认定的良人是渣男,为了他出谋划策,苦心孤诣,到最后在他夺得高位之时,却让她满门抄斩,家破人亡!一朝重生,她来的还只有十四岁的那年,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走以前错误的道路了,她要自己主宰命运! 她突然打了个冷颤。这样的唐宛央,好像比以前阴郁的眼神还要恐怖。 唐念清不愿再和她对视,移开了视线。 “对了,我听母亲说,明日稷下学宫就要开学了,”唐宛央忽而抬眸,两颊微红,似是有些羞涩,“我自从得到入学资格后,还一次也没有去过。” “明日,能和二妹妹一起去吗?”她的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好像鼓足了所有勇气一般。 唐念清本想拒绝,但话到嘴边,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好玩的事情,笑道:“当然好啊,我求之不得呢。” 荣丰堂中一时显得姊妹融洽,十分和睦。唐老夫人微笑,道:“你们是姐妹,就该这样好好相处。” 唐宛央点头微笑,“祖母说得对,我会好好地待二妹妹。” 我会让她,生不如死。 她的笑容愈发真挚,唐念清没由来地心头一冷,强撑着道:“我也是。” “好了,你们都回去吧。”唐老夫人又对着唐宛央道,“这次宛丫头回京的事情,还要多亏镇国大将军府上的柳夫人,否则我都不知道我们丞相府竟然有那样的刁奴。你若得空,就去拜访一下柳夫人。” 唐宛央点头应是。 心念一转便明白了,唐老夫人对她如今的态度,大都源于柳夫人。 镇国大将军位高权重,和她交好,对丞相府也不是坏事。 虽然对唐老夫人并没有什么孺慕之情,但她心底还是十分敬重这位朝廷亲封一品诰命夫人的。 她也确实打算和镇国大将军府交好,至少要在赫连安之前,把他们拉到和自己一条战线。 “不打扰祖母休息了,宛央先行告退。”唐宛央温声告退。 刚走到荣丰堂之外,唐念清就追了上来。她拍了拍唐宛央的肩膀,委屈地眨眨眼:“大姐姐,自从你回来,都没有和我好好说过话。你是不是不喜欢清儿了?” “二妹妹这是哪里的话,”唐宛央淡声道,“二妹妹生得漂亮,又冰雪聪明,在唐家众多姐妹中,我最喜欢你了。” 喜欢到,恨不得剥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 她笑容亲和,声音亦十分悦耳。唐念清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仍存了几分疑虑,道:“是吗。” “二妹妹别多想了,还是好好准备明日稷下学宫的考试吧。”唐宛央温声道,也不再看她,转身就走。 开学考试是稷下学宫的传统,唐念清心头微动,明明唐宛央才应该是最该担心的那个人。 她死盯着唐宛央的背影,尚存几分稚气的面容上,再看不见半点少女的灵动单纯,眼中尽是嘲讽不屑。 唐念清在原地,勾起一个恶意的笑容,小声道:“还是多担心你自己吧!” — 真可惜啊。 走出了一阵,唐宛央抬起右手,纤细的手在眼光下白得近乎透明。 可惜不能现在就一把掐死唐念清,不然浓艳的鲜血沾在白皙的皮肤上的景象,一定十分漂亮。 但她才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让他们死去,那也太便宜他们了。 唐宛央神色漠然地收回手,对着朱砂问道:“马车准备好了吗?” 朱砂恭声回道:“已经和门房打过招呼了,就在宅门口候着。” “嗯。”唐宛央看了一眼天色,还十分早。 想了想,她道:“朱砂,你把白雪叫来吧,让她现在便跟我出门。” 朱砂愣住:“姑娘不用饭再走吗?” “不了,”唐宛央道,“既然刚刚祖母那么说了,那我今日便顺便去镇国大将军府上一趟,好好拜谢柳夫人。” “好,我这就去。”朱砂点点头,一溜烟跑回了亦求苑。 唐宛央百无聊赖地在原地等着,过了片刻,便看见了小跑而来的白雪。 白雪向她行礼,递来了一项缝着白纱的斗笠:“姑娘,戴上这个吧。。” “好,我们走吧。”唐宛央接过,也不多说什么,就往着门外而去。 将白雪的身份戳穿之后,她倒是仍然一如往常,经常低着头,话不多,但是做事倒是蛮有效率的。 唐府门外果然停着一辆马车,装饰并不华丽,帘子上绣着绿竹,透着几分文人的风骨,只在车轱辘那里篆着一个“唐”字。 白雪扶着唐宛央进了马车里,跟着坐下。 车夫的声音从帘外传来:“大小姐,去哪啊?” 唐宛央回忆了一下,道:“先去琳琅阁吧。” 琳琅阁是上京城里最大的商贸场所,吃喝玩乐,应有尽有。里面来往的贵人络绎不绝,甚至不少皇室子弟也会去那里,唐宛央准备去买点头面送给柳夫人。 “好嘞!”车夫得令,一甩马鞭,马车平缓地驶动起来。 唐宛央不说话,白雪也不会多言,安静地缩在一边,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我怎么觉得,”唐宛央目露思量,“你不适合丫鬟,倒适合做刺客。” 白雪身子微颤,低声道:“姑娘说笑了。” 不过这样善于隐藏自己的人,才适合做眼线吧。唐宛央心想,若不是自己从前见过白雪,也一定不会注意到她。 “你家主子……”唐宛央挑起车帘一角,望着车外的风光,似漫不经心地问,“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回姑娘,世子一切安好。”白雪顿了顿,又补上一句,“不过世子说了,从今以后,白雪的主子只有姑娘一个。” 唐宛央听了,只是挑眉一笑,不置可否。 她放下车帘,闭目假寐,马车上又安静下来,伴着小香炉燃着的袅袅清香。 这样安宁的气氛,实在很容易让人想起从前的事情。 唐宛央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她五岁跟随生母进宫宴的那一年,初见薛敏之的那一年。 身量刚长的少年,眉目漂亮得不像话。满身血污地跑到她面前,紧紧拉着她的手腕,一双眼深沉得好似没有星星的夜空,“救我!” 当时年幼的自己吓得半死,现在回想起来倒是觉得有几分好笑。 细细来想,自此之后,他们已经有很多年未见过。 前世,她和他的第二次相见,是在安国公府的灵堂之上。 隔着人海,隔着棺材,隔着生与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