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果真的按照高阳郡王所说,这个情况难民会非常的多。 而这些难民都是大明的,百姓也不可能用武力强行驱逐。 只能用人海战术来拦。 作为粮草押运官,携带的兵力是不能超过五十的,但带上一个亲王就不同。 亲王可以随意调动部分官兵,自己还有亲卫兵,跟着一起去的确保险不少。 而这个时候廖长秋看了一眼晋恭王,晋恭王的眼神也看上了廖长秋。 这两人的眼神一交会,几乎就要擦出火花。 廖长秋只想认认真真的做好这一次粮草押运,可晋恭王朱棡跟着去就不会是这么一回事。 高阳郡王在演武场上,让朱刚吃了那么大一个苦头。 说晋恭王是一个心胸大度的人,属实是有一点挖苦他。 廖长秋可不会认为晋恭王会大度到原谅高阳郡王。 听到这边王爷搭话,那边的太傅才反应过来。 但遗憾的是已经有一点晚了。 朱元璋在皇座之上点了点头,很欣赏的看着晋恭王朱刚。 你很好,朕知道你和高阳郡王有点摩擦,但你愿意冰释前嫌自然是好的,朕就想看到你们兄弟和睦。 儿臣必定如父皇所愿。 这话就相当于变相的同意,朱刚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就败在地上,叩谢自己父皇的大恩。 廖长秋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朱刚已经跪拜下去。 上面的朱元璋就会再一次开口。 晋恭王朱刚,锦衣卫指挥使廖长秋听令! 儿臣听令! 微臣听令! 封你二人为粮草押运官,即刻启程,给边关押韵粮草!不得有误! 说完这句话之后,两人又行了,跪拜大礼,叩谢圣恩。 这一下子这两人的粮草押运官就已经拿到手了。 到了玄武门前,廖长秋站在了门边。 晋恭王,微臣有一话不知当讲不当。 看到朱刚出来,他立刻拦下了朱刚说道。 廖大人有何要事相告? 这是廖长秋的官职不低,也算是个头脸人物,就算他是晋恭王,他也得给他几分薄面。 晋恭王殿下,我廖某人一心只为大明江山,护我大明江山者,我廖某人自然跟随,可要是为了私仇,我廖某人就有自己的想法了。 两人退至墙角,遣散了身边的随从,廖长秋说话就格外的有些不客气。 廖长秋很清楚,高阳郡主和晋恭王两人不和已久。 而这一次高阳郡王和楚昭王之间又为了兵权,闹得一点都不愉快。 高阳郡王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几位皇叔都得罪了一个遍。 但他廖长秋不管怎么这么多,他是皇帝身边的人,心里就只能装着天下黎民百姓。 晋恭王他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做手脚,他廖长秋一样不会给他面子。 主要是因为挂帅的是高阳郡王,廖长秋怕他寻私仇。 他寻仇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行,但绝对不能涉及民生大事。 否则他廖长秋绝对会管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