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善长和稀泥一般的回答,他很不满意。 什么叫不得已而为之! 呈报准确数字,这是各级官员分内之事! 节约时间,避免差错,这些都是借口! 而那些不闻不问,任由这种事情发生的主管官吏更是徇私枉法,其罪当诛! “是!老爷!” 李善长常伴皇帝左右,当然也看得出来,朱元璋是动了真怒了! 哪里还敢替空印一事狡辩。 伴君如伴虎,他甚至身边这位素来喜怒无常,稍有不慎可就要招来灭顶之灾。 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换个话题,让皇帝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否则今天这一关,别想轻易过去。 说来也巧。 就在李善长心中忐忑之际,君臣二人已经走进了村子。 看着田野里到处种植的禾苗,以及村中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朱元璋顿时惊讶不已。 “这是何处?咱们走了今天,还从未见过如此富足的村落!” 朱元璋是底层出身。 因此,对于农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一见到老百姓能吃饱穿暖,日子过得悠然自得,刚刚的怒气顿时就消了一半! “回老爷,此地名为秀水村!” 李善长一个字都不敢多说,生怕言多有失,再惹恼了朱元璋。 “秀水村?果真是山清水秀啊!走,去问问看里长是谁!” 明代实行的是里甲制度,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而管理者便被称之为里长,等同于现在的村官。 李善长领命,立刻跑了几步,拉住一个正要回家做饭的农妇:“大姐留步!在下见这秀水村丰衣足食,敢问可是里长之功?” “里长?那混账东西两年前就让土匪给杀了!现在秀水村管事的是朱少爷,这村里的禾苗都是他带领我们种的!” 农妇一指足有附近足有百亩的水田,颇为骄傲的说道。 在她眼里,朱林就是救世主。 甚至比当今皇上还要伟大! “额......这朱少爷何许人也,竟有此等才学?” 李善长有些尴尬。 朝廷设置的里长居然被土匪给杀了,这要是传到后面那位的耳朵里,还不得被气死! 不过,看着周围田地里那郁郁葱葱的禾苗,以及百姓家中堆积如山的粮仓,他也不禁对这个传说中的朱少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只是一村之地,但能够治理的井井有条,也算是难得的人才了。 “看见那个最高的门楼了吗?那就是朱少爷家!你们过路要是需要留宿,就去找他!朱少爷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一提到朱林,农妇的夸赞便如滔滔江水,没完没了。 李善长道了声谢,赶紧回到了朱元璋身边,将打探到了消息如实禀告。 太祖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二话不说便要去看看这朱少爷是何许人也! 此刻,朱林正在一名瘸腿老仆的帮助下,收拾着家里的摆设。 这老仆本是村中的一个光棍。 朱林见他年老体弱,但人还算可靠,就收到了自己家中养着。 平日里也就是负责看个大门,迎来送往。 两人正忙活着,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老仆本想去开,却被朱林拦下。 “李伯,还是我去吧!你腿脚不方便!” 说完,他便径直走向了大门。 哐当! 卸下厚重的门闩,朱林顿时一愣。 眼前居然站着一位陌生的半大老头儿。 难道这就是那个素未谋面的亲爹? 心中不由得一阵纠结,可处于礼数,他最终还是艰难的开了口:“爹,您老回来啦!快进屋吧!” “......” 朱元璋和李善长对视了一眼,都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