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看着一贫如洗的屋内,赵子良叹了口气。 躺在木板床上,他圆瞪着眼看着屋顶。 旁边的墙上挂着一个日历。 1991年9月27日! “赵子良,你不是人,是畜生!” 狠狠的一巴掌,甩在了自己脸上。 上一世,为何要等到妻女惨死,才醒悟! 那以后,赵子良无时无刻都在恨,恨自己! “晓兰,你放心,这辈子我一定会让你跟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 “我赵子良现在起誓,如果再让你受苦受累,天诛地灭!” 家徒四壁,也只有这四个字能形容一下现在的场景了。 现在的房子是租的,是那种青瓦小平房。 一间开间,吃饭睡觉都在一块。 发黑的木制餐桌上放着一碗白米粥,一点咸菜。 胡乱的扒了几口,赵子良眼中的泪忽然掉了下来。 毅然走出屋门,来到街上。 91年代初的县城,说实话,赵子良现在不怎么适应。 街道窄还破,坑坑洼洼。 行人也多,看不到一辆小汽车,能推个二八大杠,脸上都透露着自豪。 弦山大街,是弦山县的主街道。 在这个时候算是比较繁华的,副食店、家电店、衣服店应有尽有。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月收入也就一两百块钱,要是在农村,更少。 但是钱经花,来逛街的也不少。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 突然,一家店里放出了beyond的《光辉岁月》,赵子良整个人的回忆都被拉扯了过去。 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 录音机! 放歌的店是个录像厅,门口围了一群人。 当时赵子良的回忆就来了,录像厅,那可是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的回忆。 青少年的温床啊! 不仅有白天场,而且还有夜场。 “老板,你放的这歌叫啥啊?” 走到录像厅门口,就听到有人问。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以后,绝对会被人骂傻逼。 “光辉岁月!” 录像厅老板忙得很,一直在鼓捣录像带。 “妈的!这什么破带子,又卡!” 气的骂了一句,老板重新拿了一盘录像带鼓捣。 “光辉岁月?谁唱的,咋从来没听过。” 那人继续问了一句。 “都是广东、港湾区那边传过来的。” 这个时候,赵子良接了一句。 “哦,那边的歌有不少好听的,电影也好看。我家里有录音机,只不过好多歌都听腻了。老板,港台歌的带子给我来点啊,最好是带这首光辉岁月的。” 那人拍了拍身前的桌子。 “没有!我就这一盘,还是朋友从南方回来给我带的。” “唉!” 好多人都失望了。 “你们都喜欢听?” 赵子良忽然觉得,好像时机来了! 倒腾录像带和磁带啊,现在这么有市场,能赚一波是一波。 80年代末的时候,那边的电影才开始流入内地。 但是也只是跟南方融入的比较多而已,像弦山县这种中原小县,知道港湾区电影跟歌曲的还是很少。 偶尔有赶时髦从外地回来的,带回来一两盘磁带,都能引起别人羡慕。 “当然了,港湾区金曲多好听啊,我最喜欢刘德华!” “我喜欢张学友!” 一句话,直接让港湾区歌曲的话题开始了,那些人都纷纷开始聊起来,像是谁知道的多,谁就牛逼似地。 “大嘎好,偶系刘德华。” “哈哈哈!” 模仿着那句最经典的开场白,赵子良高兴了,现在有赚钱的路子了。 “晓兰,等着我!” 捏了捏拳头,赵子良准备开始了。 开录像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