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听说吴有性已到京师的时候,朱慈烺非常兴奋。 “走!” 原本是要回宫,但朱慈烺一甩马缰,转头去见吴有性了。 “殿下,宫门快要关闭了,再不回去就晚了。” 田守信和李若链在后面追。 朱慈烺不管,因为进宫后他就出不来了,猛然想到了什么,勒住缰绳,小声的吩咐了田守信几句。 “啊?” 田守信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的说:“这行吗?” “当然行,放心,我母后一定会答应的。” 朱慈烺狡黠的笑一下,带着李若链去见吴有性。 田守信打马转向皇宫。 吴有性今年六十岁了,但头发漆黑浓密,脸上也没什么皱纹,乍一看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 朱慈烺暗暗赞叹,果然是大医啊,只这保养,就足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吴有性没有功名,只中过秀才,见过最大的官员也就是巡抚一级,想不到堂堂皇太子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还派人专门来请, 心中惶恐不可形容,等见到太子本人之后,他心中的紧张才渐渐褪去。 皇太子一点都没有架子,对他满脸尊敬,言必称“先生”,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太子对瘟疫之事好像也颇有研究,连续问了他几个问题,都问到了关键点-- 我大明太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吴有性心中暗暗感叹。 “所以臣以为,瘟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与伤寒病绝然不同,瘟疫乃是通过空气传播,由口鼻侵入,臣将这种气称为疠气,要防治瘟疫,最重要的就是阻隔疠气,同时病人用过的一切器物包括尸体都应焚烧,决不可简单下葬,有此两法,抑制瘟疫并不难。” 吴有性所说的这番理论很简单,后世的人都知道,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惊世骇俗,这个时代,人们都还简单将瘟疫归为伤寒,用伤寒之药医治,因此错误,瘟疫根本无法抑制,每一次都是大灾祸。 “先生可有根治之法?”朱慈烺问。 吴有性眼有惭愧:“没有,不过只要措施得当,瘟疫绝对可以抑制的。” “好,我要的就是先生这句话!” 朱慈烺笑一笑,站起身来:“先生早点休息吧,我告辞了。”” “殿下。” 吴有性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你将臣招来,到底何事啊?” “当然是为了瘟疫,不过先生不用着急,容我安排一下,到时,我大明的安危,就仰仗先生了。” 朱慈烺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先生的瘟疫论可编撰完成了?” 吴有性微微吃惊,想不到太子爷连自己写书的事情都知道,赶紧拱手:“还剩最后一部分。” “好,完成之后,由我为你刊印,并且分发到大明所有县府!” “谢殿下。”吴有性激动的无与伦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