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摇头,苦笑道:“事实上,臣这个儿子是太过聪慧,时常言语,竟是连臣都听不懂,只觉得惊为天人!” 闻言,朱元璋面露惊色。 “如此,咱倒要见识一下,看看你刘伯温是不是在吹牛!” 话音刚落。 一名清秀少年,从前面迎来。 其正是刘远。 “父亲!” 刘远作揖,随后看向朱元璋父子,面露疑惑。 “这两位是……?” 不等刘伯温开口,朱元璋抢先说道:“咱是你父亲在朝中的同僚,你就叫八爷就行!” “八、八爷?”刘远懵了一下。 他险些以为自己又穿越了! 但很快反应过来,连忙行礼:“见过八爷!” 刘远没问跟在两人身后的朱标,他想来,应该是这位“八爷”的儿子后辈什么的。 一旁的刘伯温对朱元璋的‘胡来’,已经有些习惯了。 这位洪武皇帝,本就是一位出乎意料的人。 “子川,你不是做了一桌子好菜,要请为父吃酒吗?” 刘伯温转过头,看向刘远,笑道:“还不快请我们上桌。” 子川,正是刘远的字。 “是孩儿疏忽了!” “父亲、八爷,请!” 刘远将三人迎入农舍。 农舍的环境不错,曲径通幽,鸟鸣花香。 在这南京城外,还有这等景色,委实让人眼前一亮。 “贤侄,你这地方不错啊!” 朱元璋四处打量,见地里有鸡鸭,还有一只大鹅,顿时觉得有趣。 堂堂刘伯温之子,竟然待在这样一个农舍之地,还如此接地气。 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惊奇的事情。 “八爷见笑了,粗陋草舍,比不得南京城的繁华。” 刘远端着一桌子菜出来,给三人斟酒,举杯敬了一下。 虽然受限于环境和条件,刘远没法大展身手。 但即便只是搬出后世的一些家常便菜,也已经让三人大为吃惊。 尤其一道葱爆羊肉,朱元璋吃的直呼过瘾! 一顿酒足饭饱后,桌上一扫而空。 三人仰着身子,打算静坐一会儿,消消食。 “伯温,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贤侄做菜竟如此了得!” 朱元璋大为不满的看向刘伯温。 如此美味,要早知道的话,他早将刘远召进宫,每日为他做饭了! 相比之下,御膳房那些厨子做的,简直不堪入口。 “我以前也不知道。” 刘伯温摇头,他倒不是有意隐瞒。 只是,他这个儿子自小便十分古怪。 虽然展现出极为聪慧的头脑,但怪异也怪异在这。 自小行事便离经叛道,让人摸不着头脑。 明军入主南京城后,刘远便搬到了城外的村郊。 此后,便与城里没有多少联系。 刘伯温自知这个幼子的心性,也不多加干涉其行事。 今日,还是他第一次来这个农舍。 皆因刘远派人去了口信,要他今日务必来此,有大事告知。 朱元璋挑了挑眉,越发对刘远感到好奇。 “贤侄,听你父亲所说,今日你似有心事,不知是何心事啊?” 闻言,刘伯温和太子朱标皆是投去目光。 前者也很好奇,他这个行事怪异,又聪慧如天人的幼子,到底有何大事要告诉他。 刘远稍稍犹豫了一下。 刘伯温见状,心里咯噔了一下。 但他还是不露声色的道:“八爷是为父的恩人,没什么要避讳的。” 刘远愣了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压低了声音,神色凝重道“父亲,南京城很快就要人头滚滚落地,孩儿怕您受牵连!” “想请您早做打算,收拾细软,咱们一家逃命去吧!” 当场,朱元璋、刘伯温和朱标就愣住了。 “住口!” 刘伯温反应过来,倒吸口气,神色肃穆道:“你在这胡言乱语什么?南京城如今一片太平之声,何来的乱象!” 刘伯温表面还能淡定自若,但内心已经慌的一匹! 刘远啥也不知道,坐在他面前的就是大明开国皇帝和太子! 在这二位面前,说什么南京城将有乱象……这特么是坑爹啊! 要知道,朱元璋正月初四才在紫金山巅登基称帝! 距今还不到三个月! 如今正是皇威煌煌,如真龙在天! 这个时候造谣,那是作大死,要被诛九族的! “父亲,孩儿并非造谣生事,或胡言乱语!” 刘远轻叹了口气,神色复杂的望着刘伯温。 后世对这位不世之才的死因,颇多疑点。 而只有真正身临此世,刘远才明白,自己这位父亲,恐怕是真的遭了那位洪武皇帝的‘疑心’。 “父亲,我若是没猜错,如今朝廷正准备赦封那些功臣名将吧?”刘远抛出准备的杀手锏。 “你远离南京城,如何知晓这等事情?”刘伯温紧锁眉头。 他倒是想使个眼色,让幼子闭嘴别说了! 大明开国皇帝,就坐在你面前啊!! “这等事动动脑子就能想到了。” 刘远摇摇头:“平定天下、登基称帝之后,不就是赦封功臣名将吗?” “可自皇帝登基后,距今已经快三个月了。” “赦封一事一拖再拖,无非是皇帝觉得赏封之后,难以节制各方,所以拖延赦封大典。” “不过,拖延也拖延不了太久。” “应该就在近期,朝廷就会封赏功臣名将……” “而封赏之后,就是将那些已经没了用处的功勋们……” 刘远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 这些事情,当然不是刘远想到的。 他只是曾经在史书上看到过,所以知晓一切。 算算时间,也没剩下多久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急着跟刘伯温摊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