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开始 李愤家买菜的差价只扣了两百多,他要还回来七百多才对,现在每家只退回来五百。清海有些哭笑不得,本想就这么算了,可这是公家的账,必须要跟支书说一声。 支书对账之后也直摇头,“算了算了,能还回来就说明他已经低头了,二方的呢?” “她家没还。”清海说。 “好,她还的时候我一定要在场。”支书说。 果然,没两天二方也拿着钱来了。清海没收,说,“这是公账你直接去会计那里。” “老大不是直接就给你了吗。”二方说。 “那少,超过两千必须去会计那里。”清海说。 “那我还有事,改天再去。”说完二方回去了。 等二方去会计那里的时候,会计说做不了主,就把支书叫来了,支书让清海带着协议也一起到场。 二方家一共扣了224.6,当时收了6000,还剩5775.4,支书说话了,“零头就不要了。” “谢谢,谢谢。”二方不住的道谢,同时把零钱从数好的钱里面拿出来。 “哎,那75你得给我。”支书严厉的说。 “这零头还要。”二方嘟囔道。 “账得算清,那4毛可以不要。”支书说。 二方嘴里嘟嘟囔囔,满脸的不高兴,支书和清海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经过一个冬天的考验,大棚无论是硬件还是运营都令人十分满意。 积雪未消,清海走在小路上远远的看着大棚,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他养鸡养猪,在他最初的计划里的确是有养殖的打算,可就算是运营了小半年的大棚,偿还贷款仍有些吃力,搞养殖在资金运营上根本不允许,何况养殖的风险要大的多。 但是养殖也不是不能搞,必须四五个村合起来搞,一个养殖场覆盖五个自然村。然而有个前提,这五个村必须行政经济上互通,互通就必须五个村都有大棚。 清海没法往下想,这是个大工程,一个村就够难团结了,团结五个村恐怕乡里出面都不行,必须市里强下命令,而强压下来的命令,执行又是一个天大的难题,清海不敢再想。 他正走着,突然看到前面站着几个人,正对大棚指指点点。清海心里咯噔一下,走近之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面站着的竟然真是李元。 “什么时候回来的?”清海远远的就打招呼。 那几个人齐刷刷的向清海看来,清海差点没站住,李元身边竟然还站着副厅长。 “咱们的英雄来了。”舅舅笑着说道。 “哪里哪里。”清海走到跟前客气的说。 “刚回来家门还没进呢,听说你搞了个大棚,我们立马就来了。”李元说,他旁边还站着市长和助力。 “怎么样?”舅舅问清海。 “我没事,你们都......解决好了?”清海不知道该怎么问。 “都解决了,托你的福。”舅舅笑着说。 “我......我可什么都没干。”清海说。 “这次还真的多亏了你。”李元说。 “为什么?”清海有点懵了。 “问问的事你都知道了吧。”李元说。 清海点了点头。 “我不是要故意瞒你......” “这事以后再说。”清海打断李元。 “好,以后我跟你好好说。”李元说。 后来李元也没跟清海说具体细节,只是告诉他有时候跌入黑暗反而是一种保护。 “后面你有什么打算?”舅舅问他。 “对,跟咱们厅长说说。”市长提醒清海。 清海瞪大眼睛有点不敢相信。 “这是咱们省新上任农业厅厅长。”李元介绍道。 清海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幸亏脑子转的够快,夸张的说,“厅长舅舅好。” 几人一阵大笑。 “说说你后面的计划吧。”舅舅说。 “还后面的计划,前面你答应我的地藏还没实现呢。”清海说。 舅舅听了笑道,“答应你的我可全做了,实现不实现可不是我说了算的,而且你放心地藏已经有人在做了。” “真的?” “骗你干嘛。” “这下放心了吧,”李元说,“听说你还打算搞养殖场。” “那可不是打算,现在是一定要搞了。”清海放心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