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孙发泉前后态度判若两人,叶涛一眼就看出来,他把自己当冤大头。 心下冷笑。 他现在兜里一分钱都没有,去看看也没什么损失。 要是有漏,他可以把东西记下来,等青瓷盘套现再给弄到手,怄死孙发泉。 就在叶涛跃跃欲试,要跟着孙发泉走的时候。 他们周边人群,却是因为一下就成交的五万买卖,炸开了锅。 “那么个破瓷盘,白给我都不要,也好意思开价五万?” “这是家里有矿还是被忽悠了。” “嘿,没听人说吗,他就是个吃女人软饭的赘婿!” “自己没本事,还花钱大手大脚,可不就得找女人养。” ...... 众人嘲讽的话十分刺耳。 叶涛皱起眉头,就想转身离开。 正在此时,一名中年人直接指着叶涛手上的青花瓷盘,不客气地点评道: “这个青花瓷,质地粗糙,釉色不均。” “连底下的标识‘大明万历年制’都是后印上去的,且瓷盘整体开裂,根本就是残次品中的废品。” “真不明白,怎么还有傻子拿这种东西当宝,五万权当交智商税吧!” 话虽如此,钱已经到孙发泉手上,就没有退回去的道理。 孙发泉急忙收起银行卡,冲着叶涛叫道: “货物售出,概不退还!” “来古董街淘宝的,就应该懂自负盈亏的规矩。” “何况那是小叶你自己乐意掏钱买的,我可没忽悠你啊。” 叶涛淡淡一笑,笃定真气探测到的结果不会有错。 他对孙发泉道:“没事叔,我都心里有数,不会怪你。” 中年人一听,气结。 “我好心指点你,怎么你还巴巴上当?真是朽木不可雕!” 旁边好事者知道中年人的来历,纷纷介绍道: “就是,这位可是泰鼎轩的赵老板。” “赵老板浸淫古董已经二十多年啦,在收藏界也是小有名气,难得好心提点,还不识好歹。” 随着众人话语落下,赵老板哼了一声,不屑地扫过叶涛和孙发泉。 既恼怒前者好心当成驴肝肺,又反感后者高价卖假带坏风气。 孙发泉心虚地躲避着赵老板的目光。 这位毕竟是古董街的大人物,他惹不起。 正打算放弃多宰叶涛的念头,孰料叶涛自己又催促道: “孙叔,你不是要带我去看看你的其他货吗?” 此话一出,不止孙发泉愣了。 周围人,包括赵老板在内,都懵逼了。 “明摆着卖假货的奸商,你还要跟他回去看货?” “你是不是跟你老婆有仇,才那么大肆挥霍人家的钱。” “脑子没毛病吧?就一头钻牛角尖,不听人劝?” 此时此刻,叶涛在他们眼中,无疑贴上“花钱如流水”“不长脑子”等标签的蠢货。 死心眼送上门叫人骗的家伙,还管他干什么! 赵老板反应过来,更是恨铁不成钢地直摇头。 “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不管怎么说,来生意了,当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当着众人的面,孙发泉满脸是笑,急忙说: “好,我们这就去看货!” 然而,就在这时。 叶涛看着他,话风忽然一转。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还是先找个权威的专家给我掌掌眼,看看我是不是捡到漏了。” 大起大落,不过如此。 孙发泉的笑容僵在脸上。 赵老板反倒喜闻乐见。 “你要找人鉴定?这不就现成有一个!” “我家泰鼎轩,可是有业界知名的鉴宝大师,唐鸿信唐老坐镇掌眼!” “一般人还请不动唐老,不过看在小伙子你年轻,迷途知返的份上,我可以给你个人情。” 话语落,赵老板率先走在前头,往泰鼎轩而去。 叶涛看着呆立原地的孙发泉,笑了笑,也快步跟上。 围观群众见状,忙不迭也齐齐赶往泰鼎轩,继续凑热闹。 沿途,还听不少人笑道: “那个吃软饭的赘婿还不死心,捡个破烂就当宝,等下就美梦落空哈哈......” “等下就能看到他精彩的表情了。” “真是,也不想想天上怎么可能掉馅饼啊。” 眼下,所有人都认为叶涛不可能捡到漏。 包括孙发泉,被叶涛耍了一下,也脸色扭曲,恶毒地冷笑着。 “一个差点被我当成垃圾丢掉的废品,竟还惊动唐老鉴定。” “等事情闹大后,叶涛,我看你怎么收场。” 自言自语后,他也拍拍**跟上。 迫不及待想看到叶涛沦为全古董街的笑柄。 ...... 五分钟后,泰鼎轩。 檀香袅袅,古色古香的后厢房。 宽袖长袍,仙风道骨的唐鸿信唐老,手拿叶涛的青花瓷盘,细细观察,品鉴。 连开裂的缝隙也没放过,架势十分严谨。 赵老板等了一阵,才急切地问道: “怎么样唐老,这青花瓷盘是仿造的吧?” 叶涛站在原地,不动如山。 外表看似淡然的他,唯有自己才清楚,紧握的掌心里全是汗。 到底唐老能不能鉴定出这是真品? 孙发泉和所有围观群众,也都伸长了脖子,打门口张望。 结果唐老细细看了又看,面色沉凝,竟是陷入思索。 直过去好一会儿,他才开口。 “稀奇,真是稀奇。” “这青花瓷盘,竟是清代顺治年间的官窑瓷器。” 唐老话语一落,全场鸦雀无声。 叶涛紧绷的心弦一松,笑了。 就知道仙人的传承不会出错。 而现场,寂静过后,登时哗然一片! 赵老板首当其冲,目瞪口呆,无法相信这个后果。 懵逼了一下,他急急拿起青花瓷盘,反复查看。 “不对啊唐老,这瓷盘质地粗糙,釉色不均,底下还有仿冒的印记,怎么可能是顺治青花瓷!” 唐老耐心解释道:“顺治官窑,因为只开一年,流传于世的瓷器稀少,所以世人对顺治朝的官窑青花缺少了解。” “顺治青花胎体偏厚重,多数釉面是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透明度较差。大部分器物带酱口,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规整,常沾砂......” “而且顺治青花还多有明后期之风,所以当时仿冒款识也多是‘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证据便是顺治青花标志的楷书六字款。” “至于为什么官窑会有仿冒印,我想因为官窑只开一年便荒废,后来就有人借官窑大肆生产仿冒明代青瓷牟利......” 说着,唐老惋惜地看着手上的青花瓷盘。 “顺治官窑本就少见,再加上有以假乱真的仿冒品印,差点宝物蒙尘。” “如若不是瓷盘本身开裂,放到拍卖行,它的价值最少百万。” 赵老板张大嘴巴,直接蒙圈了。 有唐老背书,叶涛买下的这个青花瓷盘无疑是捡到漏了,还是大漏。 五万到百万,足足涨了二十倍! 就算这青花瓷盘开裂了,它也是有三百年历史的老古董! 况且现在除了鉴宝师,还有专门的古董修复师。 只要拍下来,宝物迟早又重现本来光彩的一天! 泰鼎轩里,原本就有不差钱的老玩主。 因从不随便出手的唐老亲自鉴定,他们才过来凑凑热闹。 如今一见有真稀有的顺治青花出现,那些老玩主哪里忍得住。 “可惜有裂,买了还得找人修复,不过小伙子,这青花瓷盘你要是六十万卖,我当场就要!” “六十万你就想买顺治青花?开玩笑!我出八十万!” “谁不知我李某人最爱收集青花,还是那么稀有的顺治青花,谁都别跟我抢,我出一百万!!” ...... 有钱的玩主争相加价,吵得面红耳赤。 门外围观群众早已傻眼,呆若木鸡。 刚刚都抱着幸灾乐祸想法的他们,想想方才嘲笑叶涛的话语,此刻只觉得汗颜。 原来他们才是最大的笑话。 而孙发泉,人已经瘫倒在地,欲哭无泪。 “那么值钱的顺治青花,我、我竟然当成废品,差点就给扔了......” “叶涛那小子,还五万就从我手上捡了那么大的漏!!” 越想越气,生性吝啬的孙发泉受不了这打击,眼一翻直接昏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