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朝堂之难 安思顺摇了摇头:“自然不会。” “我既依附安大人府邸,若将您两位公子置于险境,我还有何颜面可言?安大人放心,即便没有今日,太子今日过来也必定会邀请在下,既然无可避免,那倒不如坦然接受。” “可你如此所为,几位皇子的势力以及一些大臣便会视你为眼中钉,甚至还有陛下。” 安思顺想到的陈灵策早就想到了,此前他还没想好如何牵制几大势力,但是一想自己没有必要定要在这些势力夹缝之中生存,他可不是束缚在封建社会,没有帝王将相,谁若犯我,我必杀之才是他的信条。 “大人不必,此事在下定不会牵连大人,也会处理妥当。” 说罢,陈灵策转身离去,独留安思顺一人心中之绪越发苦闷。 次日,长安都城。 “宣边城守将陈灵策进殿!” 太监扯着嗓音,传递及下,陈灵策闻声方才动身,踏入大殿之中,这大殿和紫禁城相比还是差了许多,但好歹也是六朝古都,雕龙画风,着实威武。 “边城守将陈灵策参见陛下!” 陈灵策屈膝下跪,随即用余光扫过周围众人,太子赫然在列。 “平身吧。” 李隆基轻声低语,陈灵策方才抬眸看着此人,面色蜡黄,神态萎靡,一副肾亏的脸色,但那对眸子却格外有压迫感。 “陈灵策,朕听闻江阴太守命人呈上奏折,他道你以一人之力独守叛军兵马三日,随后联合城中守军将其诛杀,可有此事啊?” “陛下,末将不才,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方才有幸将其拿下,若非将士相助,末将也无法将其拿下。” 陈灵策对着箕城兵马一顿猛夸,他知道自己要是太过自负,李隆基没准马上会自己穿小鞋,毕竟守城之人都是大唐兵马,夸兵勇便是夸陛下领导有方,这是他前世在公司那群人身上的学到的。 “哈哈哈哈,陈将军不必谦虚,朕已经命人调查此事,却有其事,而北方安禄山已经称王反叛,爱卿此举无疑让我大唐将士重振军心,所以,朕想你能在军中担任何职,思来想去也未曾有合适之处,众爱卿觉得如何册封啊?” “陛下,臣以为,陈将军战功卓著,能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必定是可造之材,倒不如留在长安,悉心培养,日后在战场之上必定是一员猛将。” 陈灵策反观此人,眼神之中透出精明,反观陈灵策却带着不屑,言下之意便是不想再让陈灵策回到箕城,不必多想他便已猜出此人或是皇子一派。 “丞相所言倒也有理,可如今边军战况紧急,以陈将军之才留在此地倒不如将其放回边城多多立下功勋才是。”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认为此子极有此领兵之才,沙场便是最好归宿,而今既是册封,倒不如问一问陈将军之意。” 杨隆基一时陷入两难,一方是太子,一方是宰相,他也知朝堂之中太子宰相二人各有党羽,眼下区区一个陈灵策反而成了二人矛盾爆发点着实让他头疼。 “陈爱卿,依你所言该如何抉择?” 最后他索性将问题抛给陈灵策,如此一来不管逆谁心意谁都与他这个皇上无关。 “陛下,末将心系边城战事,太子与丞相所言皆有其理,末将倒是有一权衡之计,一来能鼓舞大唐士气,二来也能归于边城抵御叛军。” 李隆基双目一凉:“哦?爱卿倒是说来听听!” “末将暂且留于长安,于军中演说,鼓舞士气,届时三军皆过,末将再归于边城,如此一来便是对末将最大的奖励。” “好!” “好好好!” 李隆基不曾想陈灵策会有如此良策,既保全了丞相颜面,又能归于边城作战,当即就册封了陈灵策为箕城守城大将,官居正五品,册封上骑都尉。 “谢主隆恩!” 李隆基轻点颔首,见解决了麻烦心中一喜,更是陈灵策心生欢喜,此人张驰有度,察言观色,权衡利弊,是少见之才,当即命他留在宫中,听其细说三日守城之事。 “退朝!” 众臣退去,临别之时杨国忠看向陈灵策的眼神不再是此前的不屑,反而是多了些警惕和欣赏。 “陈都尉,陛下请您随行。” “是!” 陈灵策跟着太监来到后花园,李隆基坐于石桌之前,与一丰满美艳女子相谈甚欢,时不时会有些亲密举动,他不必猜测便知此女定是杨玉环,体态微丰,风姿绰约,一颦一笑,尽态极妍。 “陛下。” “来来来,陈爱卿不必拘束,今日你在朝堂之上的表现朕甚是满意,来人,赐座!” 太监搬来一把椅子,陈灵策坐了下来,李隆基命人取来荔枝呈到陈灵策面前:“此物乃是皖南的荔枝,你尝尝。” 陈灵策心道这玩意儿自己从小吃到大这有什么可稀罕的,可眼前这人是皇帝,自己只能装作好吃模样。 “这滋味如何?” “甚妙!” “哈哈哈哈哈,爱妃,朕就知道他会喜欢。” “陛下英明。”杨贵妃说罢顺势靠入李隆基怀中,妩媚之色寻常人确实难以招架。 “陈爱卿,朕这爱妃听闻你一人独守箕城之事,可否与朕说来听听?此事朕会命史官记录,让天下之人知晓我大唐军中有勇武之人。” 陈灵策轻点颔首,“陛下,再说之前可否容末将办一件事?” “哦?你说?” 陈灵策伸手探入左臂衣袖,忽而传来机括之声,随之左臂被取了下来,此前身着盔甲覆盖全身,其他人根本看不出端倪,如今取出这才发觉竟是一条假肢。 “这......” 李隆基见此惊讶,他没想到陈灵策只有一条胳膊。 “不错,此臂便是与叛军交手之时便斩下,末将离开箕城之前,命军中工匠打造了一条假肢,只是方才有些不适,这才想摘下再谈。” 李隆基看到如此一幕,心中惆怅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而此时杨贵妃突然开口。 “陛下,想必陈将军已经疲乏,倒不如先将他安置于宫中,命太医照料,期间便也可与臣妾叙说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