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祖母,孙儿来迟...”顾鸣来到文氏面前单膝跪地。 文氏眼眶红红的将他扶了起来。 “快起来,快起来...” 顾鸣又上前看了看顾敬的伤势,见血迹浸透了顾敬额头上的纱布,此时又昏迷不醒,自是心中难受。 文氏,有些暗哑无力的说道:“你祖父回府后一直昏迷未醒。” “鸣哥儿,你可知道你祖父在金銮殿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顾弘熙忍不住问道。 看着家人的眼神,顾鸣平日里纵然再是冷静沉稳,此时心中也很难平静,很是沉痛的说道。 “胡狼山战败,镇北侯世子郭淮被鞑靼人俘虏,陛下一怒之下要诛杀郭家九族,祖父力谏陛下网开一面,谁知.......” 说到这顾鸣的眼眶不由得红了。 “谁知怎么了?”顾弘熙忍不住追问。 顾鸣:“谁知陛下怀疑祖父同情鞑靼人与鞑靼人有勾结,祖父为表衷心,在金銮殿上当场撞柱。” 谢宁听后暗叹一声,怪不得一向老陈持重的顾敬不惜撞柱也要自证清白,若真是扣上一个通敌帽子,那顾家的下场难以想象。 “父亲糊涂啊,他怎能去替那郭家说话。”顾君亦得知顾敬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贬斥,不由得心生埋怨。 说完一抬头见文氏脸色不好,忙低下头讪讪的闭嘴。 文氏看了其他人一眼,虽然没说话,但估计想法都跟顾君亦差不多,不由得气血上涌。 “这个家是你父亲撑起来的,你们在他的庇护下安生了这么多年,过了多年的富贵日子,不管今日到了什么地步,你们都没有资格说他一个字。” 文氏的威压还在,她这么一说,所有人都不敢提出有异议。 “可是娘,怎么办,咱们真的要这样走回登州吗?”顾怜云弱弱的问道。她是文氏的老来女,今年才十六岁,平日里娇生惯养,哪里会想到顾家突然就倒了。 想到要靠双腿走回登州,她就害怕。 不只顾怜云,顾家其他女眷想到要靠双腿回登州,也都有些瑟瑟发抖。 文氏暗暗的叹一口气,之所以暂时在这里停留,她何尝不是盼着顾家的姻亲会来送一送,在城里的时候,大家为了避嫌,不好相见可以理解。 如今出城了,总应该安排一些人过来送一送。 即使别的人因为时间太过急而不来,顾家嫁出去的几个姑奶奶也该派人来送一送。 文氏一想到偌大的顾家,如今已经落魄到要依靠亲朋的接济过日子了,就很辛酸... 可若真的无人帮忙,文氏也不敢想身无分文,这一家子要怎样才能回到登州。 “祖母,前面二十里便是桃花镇,不如我们今日到哪里歇息,再找大夫替祖父看一下伤,置办一些在路上要用的东西,明日再上路。” 谢宁见文氏好似没了心气,建议道。 谢宁的建议让文氏回过神,打起精神到:“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谢宁安慰道:“祖母不用太担心,出了这么大的事,但咱们一家人都好好的,这就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只要人好,一切就都有希望。” “祖父当年既然能够从登州到京城,以后相公也一样可以。” 顾君亦三兄弟都无所建树是靠不住了,现在顾家的希望就在顾鸣这一代身上,谢宁相信只要顾鸣愿意,一切皆有可能,文氏听了谢宁的话,心中也有了希望。 是啊,人在,就有希望... 顾鸣没想到谢宁对自己有这么大的信心,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一双墨黑的瞳仁透露着深不可测的暗芒,细细的打量着谢宁。 四目相对,见谢宁柔柔的一笑,仿佛今日不是顾家抄家,只是一家人出去郊游,待郊游完就回来般自然。 顾依珊见谢宁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讨好文氏讨好顾鸣,平日子她就看不上谢宁赖在顾家,霸占了自己优秀的弟弟,此时更看不惯,故意说道。 “说的好听,还是先想想怎么回登州再说吧。” “你不是让谢康去拿银子了,怎么这么久还没来?” 众人刚刚一乱,都忘记了谢康,经顾依珊这样一提醒,大家都想起来了,对呀,谢康呢,不是一刻钟吗?怎么还没来? “该不会是谢康将银子拿了,自己走了?” 宋氏听了顾依珊的话,看着谢宁的眼神充满了谴责。 “这康哥儿也太没良心了,他这不是落井下石吗?”说话的是程氏,顾家老二顾弘熙的夫人... 其他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着谢宁的表情也都带着责怪,就像谢家姐弟是白眼狼一般。 “谢宁,我们顾家养了你弟弟六年,就是条狗也知道记恩情...”顾依珊有些口不择言,被顾鸣打断。 “大姐,慎言。” 顾依珊一抬头便看见顾鸣墨黑的瞳孔,内心一震。 顾依珊虽然比顾鸣大四岁,但平日里她这个长姐面对顾鸣这个弟弟并没有底气。 可今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顾依珊觉得自己再不发泄就要疯了。 因此,见顾鸣维护谢宁,她气急反问道。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谢宁冷冷的看着谢依珊,这个大姑姐一向不喜欢自己,她是知道的,只是今日顾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她还有心情来针对自己,谢宁也觉得挺可笑的。 不过今日的事情已经够多了,谢宁也不想跟她争论,只是心平气和的解释道。 “大姐,是我吩咐康儿去办一点事,会晚些到,就算我们先走,他也会追上的。” 顾依珊可不相信什么晚点到。 “呵呵,晚点到,说是一刻钟,这都几个时辰过去了,就是爬也该爬来了。” 顾鸣见顾依珊刻薄的样子,眉心轻皱。 “康弟跟着我们走是情分,不跟我们走是本分,大姐你没资格说他。” “你...”顾依珊快被顾鸣给气死了。 “你到底站在那一头,你搞清楚谁才是你的亲人。” 顾鸣看了一眼顾依珊,对她的不讲道理和胡搅蛮缠很是失望。 “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正需要上下团结一心共度难关,大姐你作为长姐不团结弟弟妹妹,反挑拨离间影响团结,应该好好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