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这下可好了,能卖不少钱呢。” 波仔娘也满脸喜色:“等卖了钱,就可以给家里添点新东西了。” 当太阳渐渐升高,众人才意犹未尽地提着满满的收获往回走。 大家学着林渔歌的方法,将一只只螃蟹捆绑起来。 她们怕太麻烦林渔歌,就商量好两天去大湾口送一次。 之后谢静婉将每家的螃蟹过了称,记好数。 再统一将那些螃蟹放进地窖里,用湿草覆盖住。 就等着跟明天的一起送去大湾口那边。 之后林渔歌没有出去,她在房里画了一下午的图,准备造的渔船草图也终于初步完成了。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炭笔,凝视着桌上的图纸,仔细审视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从船身的形状到桅杆的高度,从船舱的布局到船帆的设计,每一处都经过了她的精心考量。 确定没有问题后,林渔歌缓缓站起身来。 伸了个懒腰,长时间的专注让她的身体有些僵硬。 但此刻,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艘崭新的渔船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景象。 想了想,她把图纸小心的卷起来,准备明天拿去找曾舶主问问,和船坞的师傅一起探讨下这份图纸的可行性。 毕竟那些师傅造了那么多艘船,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应该能给自己不少建议。 第二天,一帮妇孺又接着忙碌了一早上,直到太阳高悬。众人这才收拾工具回去。 照样称完重,将所有的螃蟹捆绑好,整齐的码放进筐里。 怕给它们压坏,每筐是一层蟹一层稻草,放了三层。 加上昨天早上捉到的,总共四筐螃蟹被抬上船。 一切准备妥当,林渔歌就载着母亲和金花婶,还有全村妇孺两个早上的收获,驾船往大湾港驶去。 一路上,蔡金花有些担忧,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 此时她又问道:“谢妹子,你说的那老板,真的需要咱们这么些螃蟹?” 谢静婉虽然相信自己一定会将这些螃蟹卖出去,此时被问的,也有些心中忐忑。 但还是安慰她道:“嫂子您就放心吧,肯定能卖出去的。闺女,你说是吧?” 看着娘对自己眨了眨眼睛,林渔歌顿时明白过来。娘这是受不住金花婶的追问了。 忙说道:“金花婶,您就放宽心吧。咱这可是无本买卖,就算卖不出去,也损失不了什么的。” 谁知听完她的话,蔡金花更忧心了,只是至少不再追问了。 谢静婉无奈地瞅了女儿一眼,闺女你确定不是在打击她吗? 到了大湾港,陆子恒得知谢静婉准备捉螃蟹来卖,顿时大喜过望。 “伯母,您这主意太对了,这段时间可就缺这东西。” “前天林小妹那三十斤蟹,根本就不够那些客人哄抢的,这不今天再收不到螃蟹,我都打算限量供应了。” 谢静婉这才放下心来。 “那感情好,我还怕太多了,你们不收,打算多的送鱼市上去卖呢!” 陆子恒赶紧拦住她,“伯母,您这几筐蟹我都留下了,像我那天说的,这段时间这蟹您有多少,我都收了。” “不过,过了这段时间,这蟹可就不上价了。伯母你注意着些。” 谢静婉顿时一脸恍然,“哎呀,咱们哪懂这些,子恒,谢谢你提醒我。” 还是按上次的价钱,陆子恒给结算了银子。 又对她们嘱咐道:“伯母,林小妹,你们以后来,我要是不在,你们可以直接来找掌柜。我都给他们吩咐过了。” 母女俩点点头,三人随即走出听涛楼。 刚出大门,蔡金花就神色激动,兴奋地说道:“谢妹子,这老板不就是那次去咱们村子的后生仔吗?” “没想到他居然在大湾口开这么大的酒楼,还那么好说话!” “嗯,子恒那孩子心善,对我们那是多有照顾。” 谢静婉有些感慨。 想了想,还是提醒道:“嫂子,人陆公子照顾咱们,咱也要保证质量,可不能拿小的次的充数,你在村里可得把好关。” 蔡金花闻言立马给她打包票。 “那是肯定的,你就放心吧,谁要是敢以次充好,看我不怼死她。” 林渔歌看母亲和金花婶有说有笑的,在街上闲逛着。 就对她说道:“娘,您跟婶子先逛着,我去船坞一趟。” 谢静婉点点头,嘱咐她,“你小心点,快去快回。” 林渔歌应了一声,便转身朝着船坞的方向快步走去。 来到曾家船坞,曾舶主正好在里面。 看到林渔歌,立马将手中的活放下。 热情地招呼道:“林姑娘来了,可是需要什么东西?” 林渔歌轻轻摇头,神色间流露出一丝不好意思。 “曾舶主,我这次是来麻烦您的。”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那张草图,递给曾舶主。 “舶主,还请您帮忙看看,若是用我这图打造渔船,可有什么问题?” 曾舶主有些疑惑地接过她手中的图纸,仔细地查看起来。 他的眉头时而微微皱起,时而又渐渐舒展。 片刻后,他抬起头,眼睛发亮地看着林渔歌。 “林姑娘,你这图纸甚是精妙啊。从船身的设计来看,线条流畅,想必在水中行驶时能减少不少阻力。” “桅杆的高度和位置也恰到好处,能更好地利用风力。不过……” 曾舶主微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船的规模不算小,这一般的材料可撑不起你这艘船。” “而且一些关键部位的结构还需要更加精细的工艺,以确保在海上行驶的安全性。” 林渔歌点点头,认同的说道:“是啊,这船我是准备以格木做龙骨,再用樟木做船体,杉木为隔板。您看这样搭配是否合适?” “合适,这可太合适了。” “以这些木材,若能按照这图纸打造渔船,定会是一艘性能卓越的好船,说不定都可以进行远洋航行和捕鱼了呢!” 曾舶主给了肯定地答复。 之后他犹豫片刻,开口道:“林姑娘,你这船准备在哪里造呢,可否需要帮手?” “老朽不才,想跟着作个观摩,亲眼看看这样一艘精妙之船的诞生过程。” 许是觉得不好意思,他接着说道:“我在造船这一行也摸爬滚打了多年,兴许还能在一些细节之处给你提点建议。” “这船的设计实在是独特,若能参与其中,也算是了了我一桩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