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分类:诗词名句来源:文果奇书网阅读:1000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1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骖日暮下城闉。

  立春后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颜。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探春令(立春)

  ——(宋)赵长卿

  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

  缕金幡胜教先办。著工夫裁剪。到那时睹当,须教滴惜,称得梅妆面。

  喜迁莺(立春)

  ——(宋)史浩

  谯门残月。正画角晓寒,梅花吹彻。瑞日烘云,和风解冻,青帝乍临东阙。暖响土牛箫鼓,夹路珠帘高揭。最好是,看彩幡金胜,钗头双结。

  奇绝。开宴处,珠履玳簪,俎豆争罗列。舞袖翩翻,歌声缥缈,压倒柳腰莺舌。劝我应时纳祜,还把金炉香爇。愿岁岁,这一卮春酒,长陪佳节。

  立春偶成

  张栻 〔宋代〕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日感怀

  于谦 〔明代〕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人日立春

  卢仝 〔唐代〕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题苜蓿峰寄家人

  岑参 〔唐代〕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关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诗词2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立春

  宋:范成大

  彩胜金旛梦里,茶槽药杵声中。

  索莫两年春事,小窗卧听东风。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宋黄庭坚

  其一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其二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其三

  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

  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

  汉宫春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罗隐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的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的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的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立春致语口号

  宋陈师道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

  关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诗词3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唐:窦常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唐:韦元旦

  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骖日暮下城闉。

  《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

  宋:宋庠

  曾见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人日立春》

  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汉宫春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卖花声立春》

  清: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宋:杨万里

  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清江引·立春

  元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立春

  宋代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立春

  宋代宋庠

  底处春来早,依依傍日华。

  年光随宝胜,阳律犯鸣笳。

  冰沼应潜坼,风枝已自斜。

  江南无驿骑,何计赏梅花。

  立春

  宋代仇远

  山城历日到每迟,新春残腊俱不知。

  若非一鞭醒寒梦,梅柳争春无了时。

  牛刀小试东风手,目中全牛果何有。

  勾芒舁归古庙中,官吏升堂酌春酒。

  立春

  宋代施枢

  彩胜飘春上鬓蓬,倚栏一笑问东风。

  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阳和便不同。

  立春

  唐代冷朝阳

  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立春

  宋代宋祁

  春晓灵旂画尾斜,汉官青帻待晨霞。

  宫中綵树纷无算,不待东风已作花。

  立春

  宋代方岳

  适禁乐令春哑,先办秋治社聋。

  银胜鬓毛班白,琼丝菜缕青红。

  立春

  宋代陈造

  春信葭灰动,寻知寒事休。

  光阴从冉冉,身世判悠悠。

  鬓影看银胜,官期志土牛。

  羸骸更元命,惜为斗升留。

  立春

  宋代赵蕃

  腊中要雪逢三白,春日还沾雨似膏。

  天意于农亦良厚,何须耒耜我家操。

  立春

  宋代曾丰

  羯鼓催春春尚回,况公夜拥软红灰。

  五更温厚东南气,煦煦妓围深处来。

  关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诗词4

  立春日陆游(南宋)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立春日陆龟蒙(唐)

  去年花落时,题做送春诗。

  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

  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散窥。

  立春诗杜甫(唐)(公元七六七年)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范成大(南宋)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立春后五日白居易(唐)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颜。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减字木兰花(立春)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2

  一、立春

  立春诗

  (宋)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二、雨水

  《七绝·雨水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

  三、惊蛰

  观田家

  唐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四、春分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五、清明

  寒食上冢

  宋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六、谷雨

  《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七、立夏

  寓言二首

  贾至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

  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

  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

  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

  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

  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八、小满

  吴藕汀诗

  小满

  诗画/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九、芒种

  五律 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

  十、夏至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十一、小暑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十二、大暑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杜甫.唐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十三、立秋

  立秋

  唐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十四、处暑

  《长江二首》

  年代:宋 作者: 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十五、白露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十六、秋分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十七、寒露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戴察唐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十八、霜降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十九、立冬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十、小雪

  小雪

  唐 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二十一、大雪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二十二、冬至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十三、小寒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二十四、大寒

  题浮光丘家山寺

  年代:【宋】作者:王之道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3

  1、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韦应物《闲居寄诸弟》

  2、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徐敞《白露为霜》

  3、季冬行秋令,则白露早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戴圣《礼记》

  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5、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李白《代秋情》

  6、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卢殷《悲秋》

  7、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8、岩花初见丹英吐,节候新交白露来。——陶宗仪《白露日桂花开次张一高韵》

  9、着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孙頠《宿烟含白露》

  1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12、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左思《杂诗》

  13、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李益《赋得垣衣》

  14、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15、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杜甫《洞房》

  16、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陈与义《秋夜》

  17、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18、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 赠孟浩然》

  19、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白居易《晚秋夜》

  20、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21、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

  22、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白居易《南湖晚秋》

  23、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李白《玉阶怨》

  24、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杜甫《得家书》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4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遂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吴文英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

  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5

  《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唐朝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潦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唐朝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

  齿发将六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羽工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日诗》三国魏曹丕

  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征商。

  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

  局纵横陈,博奕合双扬。

  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到义宁自夏至秋不得家书思亲谋归不遂》宋朝曾丰

  散客强名邑大夫,琴堂余暇北窗孤。灯前夜雨无宁竹,枕上秋风有战梧。悬望北音思射雁,满怀东道梦烹鲂。白云一望二千里,羞听林间反哺乌。

  《夏至》

  宋朝赵孟^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万物方茂悦,安知有膨零。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夏至避暑北池》唐朝韦应物

  昼署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初夏至城同梁明霖吴紫楼卫象亭方耀台冯允嘉集罗光徵馆得四字》

  明朝郑学醇

  夙志谢尘鞅,嘉尚在衡泌。

  延览及城遥拾五庐碧。

  瀑布天上声,芙蓉眼中色。

  缈缈钟磬音,知与东林隔。

  凄然乡国怀,长吟类庄舄。

  《夏至日祀阚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书生只惯野人庐》

  宋朝魏了翁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夏至日祀闷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朝吧归来政事堂》

  宋朝魏了翁

  朝吧归来政事堂,衣冠初宇鹫成排。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夏至日祀闷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朱荣铅砌拱都堂》

  宋朝魏了翁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合明窗夹主廊。外省诸司西恻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夏至彼得雨》

  宋朝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縻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溪。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夕凉恰恰好溪行》宋朝杨万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夏至俊初暑登连天观》宋朝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朝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朝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惟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日雨》宋朝袁说友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

  片云封旧恨,急雨胃新愁。

  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

  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夏日杂兴夏至阴生景渐催》明朝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葺鳞不入龙螭梦,镂羽何劳燕雀猜。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夏至日天子有事于方丘小臣太学斋居作》明朝皇甫坊

  凤甸方丘峙,龙舆大驾来。赤旃承烈日,碧殿净氛埃。天上帷城建,云中幔屋开。喜瞻周祀典,忝窃汉英材。暑谢唐文避,薰应虞舜催。明座宣室里,徙倚泮宫隈。缗燎光仍焰,咸池舞更回。自非留滞客,徒怆失趋陪。

  《夏至日对雨简子约弟》明朝皇甫坊

  麦风吹雨夜萧骚,诗兴朝来似省曹。占日正逢南陆候,朝天应想北宸劳。祠临泰畤陈琮璧,路出汾阴驻羽旄。莫以淹留虚从事,后车题赋待枚皋。

  《夏至病遣》明朝皇甫坊

  倏感青阳徂,俄值朱明届。

  有澹散朝霖,轻寒凝暮霭。如何芳菲日,犹是凄其态。情阑花鸟馀,兴绕云林外。未悟卫生因,徒寝谢家瘵。搔首倦簪裹,循腰缓衣带。风河易招损,尘网难祛碍。玄思谁与宣,劳歌示兹慨。

  《赠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斋宿署中》明朝唐顺之

  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灵光正想泥封上,清梦遥依辇路通。烟散玉炉知昼永,星分银烛坐宵中。闻君已就汾阴赋,犹向周南叹不逢。

  《夏至》近现代郑孝胥

  手书日记罢趋衙,便觉^廊足岁华。十日雨晴喧曙雀,半足绿暗长秋花。故人频问诗情好,新局微闻国论哗。拂拭书窗入长夏,试评沉李与浮瓜。

  《仲夏至自京师作》

  明朝胡应麟人生如飞蓬,倏忽异乡县。仆夫趣我游,肃驾向畿甸。朝登太行岭,暮宿黄河岸。荏苒瑜修途,迟回陟层燃。中林绝烟火,尘沙蔽颜面。浮云翳荒垒,咫尺行莫辨。遥遥至幽并,四顾见闾阎。中天帝王宅,飞薨翼楼殿。辞非上林侈,赋岂河东擅。长啸起拂衣,归来弄柔翰。

  寄言达生者,骄人有贫贱。

  《夏至》宋朝张耒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建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微官有阀阅》宋朝陈与义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鹏。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明波影千柳》宋朝陈与义

  明波影千柳,绢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夏至石鼎声中朝暮》宋朝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瑜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景祐夏至皇地祗二首》宋朝佚名其一

  赫矣淳耀,俶载帝基。一牙以定,万国来们。寅恭洁祀,博厚皇祗。威灵攸在,福禄如茨。

  其二

  丕命惟皇,万物咸睹。卜年迈周,崇功冠禹。有建炎精,大昌圣祚。酌曾祈年,永锡繁祜。

  《夏至李核垂腰祝髓》宋朝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髓,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后苦雨四首》其一五月夏已至,经旬风尚寒。怨咨堪暑雨,卑湿更江干。小市慵沽酒,^居耻素餐。

  颇闻南北路,二麦总艰难。

  其二明朝潘希曾江雨晴难得,炎风郁不宣。湿蒸藏久药,润透读残编。避漏移床遍,通明搭幔偏。

  滁阳二年客,入夏欠相便。

  其三天漏竟何如,他乡气候殊。身常亲药饵,病不贷妻孥。郡介江淮僻,城依草树孤。

  东华尘土梦,回首渺川途。

  其四一雨夏将徂,羁怀转郁纤。山深变寒燥,雾重失朝晡。

  羲御谁当挽,云师尔可诛。

  林鸠太无赖,相逐不相呼。

  《夏至日作》

  唐朝权德舆

  璀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矩洲书事》

  明朝黄衷

  西林朱景初迎至,结夏清禅亦未过。红梅落花三径雨,绿翻荣稼一川波。将雏燕舞晴偏媚,求友莺声晚更和。贷粟溪农休涕泪,寰中乐事本无多。

  《夏至过东市二绝涨落平溪水见沙》宋朝洪咨夔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晚风来去吹香远,簌簌冬青几树花。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西山已暗隔金铳》宋朝杨万里

  西山已暗隔金铳,犹照东山一抹明。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竹枝词》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宋代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夏至》宋代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髓,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宋代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逾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过东市二绝》宋代洪咨夔其一

  节又匆匆过,插遍秧畴雨恰晴,病躯无耐暑,秃穿犊鼻迎风去,牧儿顶踵是升平。横坐牛腰趁草行。

  其二

  涨落平溪水见沙,晚风来去吹香远,绿阴两岸市人家。

  簌簌冬青几树花。

  《夏至日雨》

  宋代袁说友急雨胃新愁。烟暝千岩木,诗从轧轧抽。片云封旧恨,老鬓不禁秋。

  《夏至对雨柬程孺文》明代张正蒙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赠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斋宿署中》明代唐顺之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

  灵光正想泥封上,清梦遥依辇路通。

  烟散玉炉知昼永,星分银烛坐宵中。

  闻君已就汾阴赋,犹向周南叹不逢。

  《田间杂咏六首其二》明代樊卓

  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

  取此化权如反掌《祷雨题张王庙》宋代叶适夏至老秧含寸黄,群农无计相聚泣,祠山今古同一敬,传言杯琰三日期,龙神波后何惨怆,人云天上行水曹,平田回回不敢犁欲将泪点和乾泥签封分明指休证注缓翻车连晓暝昔睡今醒喜萧爽浙河以东尽淮蠕,哀哉震泽几为原。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

  《到义宁自夏至秋不得家书思亲谋归不遂》宋代曾丰

  散客强名邑大夫,琴堂余暇北窗孤。灯前夜雨无宁竹,枕上秋风有战梧。悬望北音思射雁,满怀东道梦烹纳。白云一望二千里,羞听林间反哺乌。

  《永遇乐夏至》宋代史浩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鹏鸽天夏至江村正好嬉》清朝周星誉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红生翠一川迷。

  田娘箸帽分秧去,乡客泥船载草归。溪犊卧,水禽啼。日斜官路过人稀。

  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蠕蜻蜓历乱飞。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6

  一.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二.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三.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牛殳《琵琶行》

  四.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温庭筠《咸阳值雨》

  五.万缕云丝绣广坤,夭桃醉了雪梨芬。花溪水绕青山去,几处红惊百鸾音。

  六.箕踞藜床岸幅巾,何妨病酒住湖滨。驾风浪作连三日,扫地花空又一春。乐事清宵当秉烛,畏途平地有摧轮。颓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七.江头一夜雨,晓路无新花。我今为陈人,感此重叹嗟。羲和挟两曜,疾走不可遮。古今俛仰间,那暇惜物华。

  八.天公似欲败蚕麰,雨冒南山暮不收。騃女痴儿那念此,贪看科斗满清沟。

  九.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十.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徐灿《菩萨蛮·春闺》

  十一.春早得甘澍,村邻喜欲狂。天公终老手,处处出新秧。

  十二.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十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十四.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十五.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十六.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十七.狼藉残花满地红,拥衾孤梦雨声中。人生十事九堪叹,春色三分二已空。但有老盆倾浊酒,不辞衰鬓对青铜。长贫博得身强健,久矣无心咎化工。

  十八.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十九.冉冉流年不贷人,东园青杏又尝新。方书无药医治老,风雨何心断送春!乐事久归孤枕梦,酒痕空伴素衣麈。畏途回首涛澜恶,赖有云山著此身。

  二十.恰喜西窗晚照明,虚檐又报雨来声。端忧不用占龟兆,坏尽花时自解晴。

  二十一.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二十二.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二十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二十四.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二十五.新日细雨伴春风,淅淅沥沥细无声。入地湿泥催绿生,池柳濛濛烟雾中。

  二十六.胸懹阮步兵,诗句谢宣城。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

  二十七.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二十八.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二十九.苦雨何时止,微云又作阴。傍檐时小立,隐几复微吟。枝重残红湿,堤平涨绿深。物华元自好,老病负登临。

  三十.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三十一.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三十二.疏点空阶雨,长明古殿灯。庐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

  三十三.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三十四.天街洒雨洗俗尘,浅草青青嫩芽新。鹅黄丝柳对羽剪,江波一平镜照人。

  三十五.积雨暗村墟,幽居杂鼀蚓。泥潦欲升阶,几席或生菌。壮年多重膇,况我抱宿疢;下床蹑高屐,顾影辄自哂。客来入我户,亦复为叹悯。胡不徙高原,再拜谢不敏。

  三十六.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三十七.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三十八.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苏轼《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

  三十九.老农虽瘠喜牛肥,回首红尘万事非。耕罢春芜天欲暮,小舟冲雨载犁归。

  四十.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杜甫《雨不绝》

  四十一.二十年无赤白囊,人间何地不耕桑,陂塘处处分秧遍,村落家家煮茧忙。野老逢年知饱暖,书生随例得猖狂。雨余天气初清润,曳履长歌出草堂。

  四十二.晓雨新晴洗市尘,云滋柳树倍精神。风摇春色清香动,闲赏樱花韵味新。

  四十三.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四十四.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四十五.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四十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四十七.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岑参《暮秋山行》

  四十八.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四十九.老子年来百事慵,不妨诗课尚能供。残花已觉胭脂淡,煮酒初尝琥珀浓。羸病不堪连日雨,孤愁偏怯五更钟。旧交只有乌藤在,且伴禅床莫化龙。

  五十.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五十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五十二.去日堂堂挽不回,新年又傍鬓边来。雨声欲作海棠祟,书卷只为春睡媒。村舍瘦蔬供薄酒,地炉微火伴残灰。浩然忽起金鞭兴,漾水嶓山安在哉!

  五十三.春夜深深小雨来,绵绵细细润花开。花开莫负东君意,应叫诗魂扮粉腮。花开寒夜报春知,窗下愁听雨打枝。缕缕丝丝声不断,何时才是踏青时?

  五十四.春雨冰城满地流,桃红柳绿百花幽。溪流绕舍田间洒,江涌清波浪载舟!

  五十五.一夜潇潇雨打声,劳生梦里万山红。耕耘沃土播春籽,好藉东风策骥龙。

  五十六.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五十七.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五十八.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五十九.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茫茫草色深,萧萧雨声急。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屦湿。村童更可怜,赤脚牛背立。

  六十.梅中最晚是缃梅,一日来看欲百回。俗紫凡红终避舍,不妨自向雨中开。

  六十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六十二.说著功名我自羞,喜君解剑换吴牛。莫将江上一犁雨,轻博人间万户侯。

  六十三.谷雨节时鸟不惊,杨柳荫深好叫春。最是喜鹊烦人心,树上树下闹不停。

  六十四.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六十五.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六十六.春雨又绿江淮原,桃林园里芬芳艳!蜂蝶竞技恋花舞,游客迷景身忘返!难以忘怀的.故乡,姹紫嫣红的春天!

  六十七.春来天气苦萧森,如缕云升便作霖。寒溜何曾住一滴,绿阴忽已遍千林。蒪丝箭茁垂垂老,蓼浦菱塘滟滟深。闻道南山花尚在,约君携酒试同寻。

  六十八.春风带雨自多情,夜入川原百媚生。柳曳千丝含翠露,花开万朵绕新城。

  六十九.萧条冬令侵春晚,淅沥寒声滴夜长。更事老翁顽到底,每言宜睡好烧香。

  七十.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七十一.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

  七十二.夜雨洗清万物尘,红樱碧柳两精神。莺歌燕舞诗心动,丽日香风韵味新。

  七十三.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

  七十四.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7

  1、《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3、《城中晚夏思山》

  唐·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4、《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5、《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6、《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7、《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8、《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9、《秋夜雨·和韵刘制几》

  立秋夜观月,喜雨

  宋·吴潜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且唱饮、刘郎一阕。

  10、《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诗词名句请访问文果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