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是方忆文在德国法医研究所,公派进修法医的第二年。 在这里,他有不少的华国医学生同学,但只有他一个人固执的选择了最难且最累的法医学。 华国法医检验技术依旧欠缺,而死者需要真相。 那年五月,外交部突然通知到自己去机场接人。 说是有一个同专业的同志也要来德国学习,时限和他一样,选择了五年。 因为课程耽误,他赶到机场比较晚,要接的人已经早早在那等候。 是个女孩。 居然是个女孩。 还是个选择法医的女孩。 见面的那一刻,方忆文觉得自己被震惊了三次。 他记得,还在华国时,父母开始还是很支持自己所选的专业。 反正只要是为了国家做贡献,老一辈的人就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 可是时间久了,当身边的朋友知道,逐渐远离了他。 当家门口和颜悦色的邻居当着他的面把孩子抱走,然后教育道:“你不要有事没事去和那个哥哥玩,他身上有不干净的东西,和他在一起会生病的。” 邻居甚至没有压低声音,像是直接说给他听。 法医之所以人才凋零,原因不就是出自这吗?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支持他,比如在德国的姑姑、学校的老师等等,他们都说:“忆文啊,你是个男人,要承担的总要更多。” 从小建立的三观被打破,是在林冉出现后。 这个女孩,长得漂亮却不是花瓶,学习德文医疗知识时常常急得扯头发,但永远透着生机勃勃。 有天,坐在沙发上,他被最近连着几个大夜失败的病理研究搞得颓废,突然就把在华国学法医被周围人嫌弃的事告诉她。 方忆文知道林冉一定也经历过不少,而且会比他更为艰难。 自己想让她认同,然后找到一个放弃的理由。 可女孩抬起头,一脸疑惑道:“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想法?” 这话是真的把他问住。 林冉接着说:“你知道在华国比一个女同志学习法医更难的是什么吗?是一个结婚的女人去学这个专业。” 也是在那天,他得知林冉有过三年的婚姻,而且她的丈夫,还是个团长。 小姑娘看着年纪小,却已经走过人生所需经历的大半历程。 不由自主的,方忆文有些羡慕那个男人,又有些嫉妒。 羡慕那个男人作为军官,还娶到了这样一个厉害又强大的女人。 嫉妒……当时他还说不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对了,还有庆幸。 庆幸那个男人,得到了,却留不住,反而让他遇见了林冉。 又过了三年,他的五年学习期限到了,五年在异国他乡的折磨终于结束,他的一身本领可以回馈到祖国了。 可通知下来的那天,他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申请再留学两年精进技术,和同专业的师妹一同回国。 这个申请并不是无理由的。 林冉来得晚,但天赋很高,还比他们更加努力。 所以成长的速度比他还要快,有好几次的解剖研究,雷奥娜教授都是让他去给女孩打下手。 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只有再多学习两年,他才有更好的把握实现抱负。 还有他的私心——变得更强,不能落后于林冉。 最后,站在她的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