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吹过栏杆外的枯枝,在空旷的校场上带起一阵又一阵烟尘,山中风声呼啸,卫十六凝神,缓缓拉弓,在靶子五十步开外射出一箭。 冷刃飞出,偏离了靶心一寸。 校场外蓦然响起了一阵掌声,卫十六一怔,连忙看去,只见李扶歌从栏杆外翻了进来。 “李拂衣?你怎么在这儿?”十六满眼惊讶。 “这句话该我问你才对。”李扶歌笑道。 “换了地方,有些睡不着。”卫十六小声道,他看李扶歌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又问,“你呢?你为什么出来?” “我也睡不着。”李扶歌淡淡道。 睡不着是其一,至于其二,她还要把这身功夫一一找回来。白天要装废物公子,那就需捡夜里的时间,留下几个时辰睡觉即可,战场上昼夜不休的作息,她早已习惯了。 卫十六皱着眉tຊ,并不言语。 李扶歌看了箭靶一眼,又看向他笑起来,“箭术不错。” 虽说并未中靶心,且距离较近,但对卫十六这个十四岁的新兵来说,已经十分不错了。 “我爹教过我,”他嗫喏着,似有什么心事,犹豫了一阵,将手中的弓递给了李扶歌,“你教我射箭如何?” 李扶歌微微一愣,看着他手里的弓,一时无言。 她挤出一个苦涩的笑,“我拉不开。” 卫十六一怔,“你不是李家军的人吗?” 李扶歌垂了垂眸,在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心中,战无不胜李家军似乎无所不能。 她并未回答,只默默转身,几步走到器架前,挑了一把较轻、弦又松些的弓箭,站到卫十六身侧。 她惯用的左臂伤得很重,伤势没有痊愈,臂力也退步了不少,普通兵士训练的弓弦,她现在是拉不开的。 李扶歌长呼了一口气,缓缓搭弓拉弦,瞄准的那一刻,仿佛眼中只有锈红的靶心。 脱弦! 长箭破空而去,卫十六紧张的目光随箭影飞离。 刹那之间,那支箭正中靶心。 但,也只是击中了靶心而已,下一刻,那箭绵软无力地掉落下来,摔进靶下纷飞的烟尘里。 从前一箭穿石,当下挥刀尚可,但此刻,便是面对稻草做的靶子也是枉然了。 卫十六不知该作何反应,只是有些惊讶。 有中的的目力,为何不能穿箭入靶,她明明是李家军的人,难道臂力弱到真的拉不开长弓吗? 卫十六看向李扶歌,而她只是微微笑了笑,将弓扔给了十六。 他皱着眉,看着手中的弓箭,不知沉默了多久。 “看吧,要教你,我可不够格。”李扶歌打破了寂静。 “你……不是参过军吗?”卫十六低着头道。 “是,我手臂上有伤。”李扶歌目光黯淡,并未多言。 卫十六咬着嘴唇,默默攥紧了拳头,抬头看着她,“你说你来衡阳是为了参军的。可现在却做了乔家的公子,一整日都在闲逛享乐,还去贿赂裴将军。” “李拂衣,你明明和我说过要收复燕北的,你是不是……忘了初心?” 校场上,风声四起,两袭黑色的身影静立在月光中,像照不透的木头,半晌无言。 卫十六的话仍在耳畔回荡。 李扶歌转身,卫十六的目光炽热无比,他立志要收回燕北十六城时,说建功立业自当凭一己之力时,也是这样的目光,他用眼神就已经在质问自己了。 以他的角度来看,自己确实是个鸠占鹊巢后一味沉沦享乐的小人,也怨不得他生气。 “不会。”李扶歌坚定道。 卫十六看着她一副泰然的模样,一时间心中更加不解,“可是这样如何能收回燕北十六城……” “你认为要如何?”李扶歌挑眉,“和你一起参军,然后被容党察觉到端倪吗?” “还是要我在未探明人底细的情况下,直接让裴寂带兵前去燕北?” 卫十六一噎。 李扶歌仍是笑:“有些模样是要做给外人看的,有些事情,更是急不得。” 想到卫十六之前所经历之事,此刻的误解是情有可原的。但等来日,她没有功夫悉心诱导、事事解释,他必须学会自己洞察。 “李家军没有叛国忘恩的东西,所有的一切,我都不会忘。”李扶歌淡淡道。 十六看向李扶歌,她的目光一直延伸至远处,悠远而淡然,不知又想起了什么。 “我受过伤,现在的箭术,不足以与你匹敌,”她缓缓开口道,“不过,我会一点一点夺回来。武功也好,燕北也好,所有的一切也好,我都会亲手夺回来。” “欲速则不达,我此刻伪装成乔钧,是为了试探裴寂是否有反心。不管我是李拂衣也好,乔钧也罢,不论披了谁的皮,我想做之事,也一定会做到。” 卫十六沉思着一言不发,他听李扶歌笑道:“除了收回燕北,我还说过跟着我就不要后悔,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至于我的话你信不信得过,你自去判断。” “我信你,”他闷声道,“是我想错了。” 李扶歌一笑,拍了拍卫十六的头,扬声道:“明日新兵操练,你不早早去睡,要累到垮的。” 她抬步,默默出了校场。 卫十六看着她走远,莫名叹了口气,无力地盘坐在地上。 从李府到衡阳,李拂衣身上总是有种让人莫名安心的信服感。 自己的个子还比她矮了半头,因此每每对话,都需抬头仰望,不论是风中斜飞的乱发,还是不论何时都坚定而从容的眼神,都和他想象中那位传奇一般的女将军渐渐重合。 银甲青披,于燕北城楼上静静伫立,目光所及之处,黄沙漫天,尸海横陈,耳畔是喧天的战鼓与呐喊,大燕赤字大纛的旗影,在她眼底一展而开。 此刻仰望李拂衣的自己,正如多年前在燕北仰望宸玉将军的父亲吧。 父亲的家书中,市井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教书先生的赞美之词中,他听说过无数人口中的宸玉将军,但此刻,却在李拂衣的身上,真真正正地见到了她的影子。 那便是,大将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