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小论文1在学校里,学了如何算体积的,急忙想算一下周围用品的体积。突然,我的目光集中在我的未开封清风面巾纸上,有了,就只算单张面巾纸的体积。 既然算单张的,就要先算整包的。我拿出尺子,分别量出了长,宽,高。 长:7。4厘米 体积为:7·4×5。6×2。5=103。6立方厘米 宽:5,6厘米 但是,我突然想到,面巾纸是可以压的.扁一点的,这不 高:2。5厘米 就减少了体积吗?我思考了几分钟,想到既然是测量未开封的的,就应该是未压扁的。想到这,我又看到了我的数据。可能是量的是压得。最后仔仔细细量重新变动数据。 长:7。5厘米 体积为:7·5×5。5×2。5=立方厘米 宽:5,5厘米 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我猛地发现,包装塑料纸也是有体 高:2。5厘米 积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思考许久,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很原始的办法。我抽出里面的面巾纸,把塑料包装纸对折4着,这成了一个小正方体。 长:2。1厘米 体积为:2。1×1。8×0。3=1。134立方厘米 宽:1,8厘米 虽然可能有误,但是我也想不出其他办法了。 高:0。3厘米 最后算式:(103,125—1。134)÷10(一包面巾纸里有10张)=10。1991立方厘米 经过这次,我终于享受到写数学小论文的快乐。 数学小论文2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门对子,放炮仗。我总是觉得:春节时最污染的日子,就是除夕和初五了。可是今年,除夕和初五空气指数都可以,但鞭炮屑太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啊,是因为放鞭炮的人太多了,而且一放都是两三箱,导致鞭炮屑不断产生。就初五来看,就产生了260吨的鞭炮屑。我还估了一下:假如120个水饺1千克,那么就要先把260吨转化成260000千克,然后又有120个260000千克,用260000x120=31200000(个)就是3120万个水饺才等于这些鞭炮屑的`重量。我想:虽然现在放鞭炮已经可以注重保护环境了,但是在残留垃圾这方面还需要注意些,这里的风光是由大家维护的! 数学小论文3一、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果教师在课上讲的太多,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机会,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学习的知识不扎实,不稳固。而学生即使听懂了,也不会应用,忘的更快。要想学生取得进步,首先必需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思考;让学生参与学习就必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让他们在课堂上不断思考问题,只有让学生思考,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 例如,我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理解“相对”、“同时”、“相遇”等词语,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学词语理解的枯燥,而且在学生注意力下降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的气氛再度回升,在出示相遇问题,学生通过表演很自然的把新课内容自己引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思考运动的关系,理解运动的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较高。 二、把问题交给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学生被动接受、记忆,没有任何讨论、反驳的时间,这种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良好的教学并不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者学生简单的说出答案,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或指导学生思考,学生互相解决,并在解决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过程。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整个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清楚的过程,并让学生帮助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并发现问题,讨论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合作解决问题,挑战和快乐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总是觉得太简单,这样会让学生思想松懈,不愿意思考问题,注意力也会分散;在设计教学的过程应紧抓学生的认知,层层深入,让学生有自我挑战的感觉,这样他才会不觉得枯燥,也能从中学会分析难题的方法,迎难而上,同時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收获的快乐。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例如,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 案例:“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92∏+62∏=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152∏=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倡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参与讨论,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是这样下评语的:“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张伟同学通过努力,能收集、记录、整理各种数据,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就一定能把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小论文4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间的衔接是指学习内容上的衔接、教师教法上的衔接和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衔接,三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创建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发展,须从初一抓起。 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初中《数学》第一册,涉及数、式、方程和不等式等。这些内容均与小学数学中的数、简易方程、应用题等知识相关。其次,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内容更丰富、抽象、复杂。以上决定了教师教法及其学生的学法与小学相比也不尽一致。因此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衔接,也是培养学生三个能力,提高质量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学习内容上的衔接 1算术数与有理数 小学数学是在算术数(非负有理数)中研究问题。而初一数学是在有理数中研究问题。数域的扩充,无疑增强了难度。因而该衔接是起点、是关键。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引进负数的向导。 通过复习算术数说明其来自现实世界,从而引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说明用算术不能表示它。顺水推舟,负数出仓。 (2)逐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 引入负数后,扩大了数系,首先应说明有理数与算术数的不同特征。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数字二部分构成,同时应强调有理数是在算术数的基础上建立的。其次讲清其分类,与算术数比较,有理数的成员增加了一位——负数。 (3)有理数运算符号为首 有理数的运算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符号,另一是数字。各类运算首先应根据法则确定结果的符号,再求结果,强调一个结果中,符号与数字并驾齐驱,同时正确为对,否则为错。 2数与代数式 由特殊的,具体的,确定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不定的字母,是一个知识的飞跃。因学生刚接触,难理解,要善于引导,切莫操之过急。 (1)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小学学过的一些公式、法则、运算律等书写沉长,用字母表示简明扼要,可举例用文字表达式与字母表示同一关系,让学生领略其优越性。 (2)加深对字母a的认识 a是正数,—a是负数,是学生的一个误区。为此首先应说明符号“一_”的作用,一是表示运算符号,如1—2;二是表示性质的符号,如2;三是表示某数前有“一”号,则为其相反数,其次说明,a表示有理数,而有理数由符号和数字构成。因此a本身包含着数字与符号,即a可正、可负、可零。同理说明—a。 (3)基本数学语言的’培养 a是正数表示为a>0;n为整数时,偶数与奇数分别表示为2n与2n+1;a、b同号表示为ab>O;a、b异号表示为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