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也整了一个小高炉,烧医疗垃圾的炉子找泥瓦匠改改就变成小高炉了。从食堂拉来煤炭就开干了,各科室抽人出来帮忙。 全医院职工又领了一个光荣的任务,每人交废铁20斤。李文庭可没缺心眼似的说这是瞎胡闹。 老老实实交上废铁,脱了中山装换上劳动布衣服,跟着一起干活。 口号跟着喊的震天响,坚决拥护国家政策。作为二把手无条件支持一把手的工作,作为党员一颗红心永向党。 折腾了一个多月炼出一堆黑疙瘩。全医院职工从领导到后勤个顶个都晒成了包黑炭。 院长组织车辆把这堆黑疙瘩送进了轧钢厂,就算是光荣的完成了任务。 城里还好点,乡下更糟心。 为了炼钢有的干部真把老百姓家里的锅都搬走了。美其名曰你这都吃公社食堂了,你还留着锅干什么? 有的人家心眼多,给锅藏起来一口。实诚人家里就剩个瓦罐烧水。 更可气的是大食堂解散后,买锅要用工业卷了。农村上哪淘换工业卷?这玩意是随着工资发放的。 20元工资配发一张工业券,凭工业券购买商品的范围较广,有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 59年注定不平静,许大茂也结婚了,找了电影院的售票万海燕员做媳妇。 刘海忠的大儿子刘光齐找了机修厂的张喜妹做媳妇。结婚搬出四合院住岳父家。 刘海忠长吁短叹的没办法,四合院现在住满了,街道也一直没有新房子出租。 狼多肉少整个四九城的房子,不够住的街道开始动员遗老遗少那些家里房子多的。 只允许保留自家住的超标的,都由街道统一租给人民群众居住。 就这街道还跑李家居住的跨院来看了一圈。 正房三间,就多两间仓库,还被李家改成了厕所。这也住不了人啊!都没个窗户。 院子倒不小可街道缺的是地方吗?缺的是房子。 李家小院里种的都是菜,都不用出去买菜。 这天是越来越旱了,热的人心慌。人老奸,马老滑。聋老太太先看出不对劲的。 暗戳戳的让何大清爷俩存点粮食。虽说粮食统购统销,可不还有鸽子市吗。 何雨柱一家蚂蚁搬家一样的存了一千多斤粮食。四合院哪有秘密,别人一看何家买粮食,也都跟着买粮食往家里存。 李家也象征性的买了一千斤棒子面。地方现成的当初那个地窖还好好的呢。 贾张氏做了奶奶,秦淮茹给贾东旭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贾梗小名棒梗。 59年下半年这粮食定量开始下调。本来副食就少老百姓肚子里缺油水,这定量在一少就更难过了。 李志远回到家一屁股坐椅子上,中午在食堂压根没吃饱。他现在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也没法偷偷吃小灶。 徐慧珍拿出来一份罐焖牛肉,一份盐水鸭。一盘子树椒土豆丝,还有一盘子焦烧肉条。 整整一电饭锅米饭,被三口人吃的干干净净。 在单位吃小灶容易被发现,三口人这一天下来饿坏了。李志远打了个饱嗝,觉得自己总算活过来了。 李志远说道:“爸妈你都不知道我们食堂那窝头做的,比石头都硬。 |